借力自贸区,为企业提供中行全球金融服务
发表时间:2016-06-2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再次将浦东推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将上海推向了世界关注的焦点。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试验田,也是上海投资促进领域的重大转折。
全 球 机 遇
过去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早就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拥有了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在通讯、高铁、造船等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承包、项目管理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加之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升级的需求,中国企业有着强烈的“走出去”意愿和实力。
而环顾全球,一方面大量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基础设施和产业供给能力匮乏、投资需求巨大,但资金筹措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近年来自身经济发展乏力、增速下滑,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大幅减弱。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合作空间巨大,而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持续吸引着国外企业的投资热情。
自 贸 助 推
上海自贸试验区之所以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就是制度创新。在自贸区的政策框架中,投资便利化是其中的亮点之一。一方面通过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和负面清单管理,吸引海外来华投资;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步伐变得更快更顺。
在已经出台的各项自贸政策中,简化境内外直接投资审批、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外汇跨境支付、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放宽跨境担保管理等便利措施将大大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汇兑损失,从而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为海内外企业跨国投资的一个集聚平台。
中 行 助 力
中国银行是我国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银行。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中国银行足迹已经遍布港澳台地区及其他3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机构,成为国际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大型商业银行,也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中唯一连续三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机构。同时,中国银行也大力支持国家的改革发展战略,积极投身自贸区建设,于2013年9月29日第一时间挂牌成立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成为首批入驻区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请进来”,金融服务也要打破地域限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业务布局,客观上需要商业银行提供项目融资、并购贷款、咨询等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利用自身在资金、信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属地化的贴身金融服务和全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出口信贷、内保外贷、外保内贷、贸易融资、汇率管理等传统产品和“贷款换资源”“工程+金融”“投行+商行”等特色业务,海内外中行密切合作,共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国境、走向世界,也为国外来华企业延伸服务半径,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
成 功 案 例
(一)中行办理上海自贸区主体建设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
2月21日,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携手中行澳门分行和中行新加坡分行,成功为上海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办理1亿元人民币境外借款业务,成为首笔用以支持上海自贸区主体建设的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颁布的《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标志着跨境人民币扩大使用相关政策在自贸区正式落地。中行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充分利用海内外一体化优势,在自贸区跨境细则出台首日成功办理首批业务。
上海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洋山保税港区的唯一开发主体,承担着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的开发、建设、投资、招商等任务。中行1亿元人民币借款将用于自贸区洋山保税港区内标准厂房、保税物流仓库以及办公大楼的日常经营维护、管理。
同日,中国银行还与首批注册自贸区的航运服务企业——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超过2亿元人民币境外借款合同,用于满足其在自贸区内日常运营的流动资金需求;携手中银香港为绿地控股集团(上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办理自贸区跨境细则出台后的首笔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
中国银行拥有市场领先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遍布全球的清算系统与丰富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已形成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中国银行将围绕中国(上海)自贸区改革,进一步发挥百年积淀的国际化、多元化独特优势,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中行完成上海自贸区首笔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
2月28日,中国银行与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叙做自贸区首笔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为自贸区企业打通了国际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交易通道。
外管局上海分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支持自贸区建设外汇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新政既涉及到了经常项目下的单证简化、集中收付汇与轧差净额结算、融资租赁租金收取,也包括了资本项目项下FDI若干外汇政策优化、对外担保、对外债权管理等。政策同时适度放开了大宗商品衍生产品交易涉及的外汇市场业务,银行可以依据相关政策为区内企业办理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和相关结售汇服务。
作为新政出台后的首笔自贸区企业的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此次中行与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以LME铜为商品标的的3个月期限场外远期合约,共计交易1000吨,约合40手。
江铜集团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集铜的采、选、冶、加为一体的特大型联合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硫化工原料及金银产地。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江西铜业集团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第一家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公司。
近年来,中国银行发挥国际化优势,积极探索全球一体化、专业化的大宗商品金融服务。中行在新加坡、上海分别成立大宗商品融资中心,并在伦敦、纽约成立专门团队;中行附属公司中银国际成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纽约金属交易所(COMEX)和欧洲洲际交易所(ICE Europe)的首家中资清算会员。2012年,中行上海市分行成功为企业办理首批洋山期货保税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成为大宗商品融资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随着上海自贸区改革与发展步伐的推进,中国银行将凭借丰富的大宗商品融资市场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进一步发挥集团优势,打通境内外市场,为客户提供集贸易金融、套期保值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案,有效满足企业在贸易融资、资金结算以及价格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各类需求。
(三)中行启动上海自贸区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
2月18日,中国银行率先启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与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签署《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合作协议》,并配合支付机构发起首笔支持台湾关贸网路股份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的实时交易。
第三方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开展,将进一步扩大跨境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不仅有利于支付机构拓展海外业务,还能省去货币汇兑的环节,降低支付机构面临的汇率风险,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便利。
作为首批启动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试点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具有丰富的国际结算和外汇管理专业经验,拥有市场领先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遍布全球的清算系统与丰富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已形成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快钱支付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致力于利用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打造专业高效的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和优化现金流,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将发挥百年积淀的国际化、多元化独特优势,围绕中国(上海)自贸区改革,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本外币跨境业务、跨境投融资等领域的金融创新,积极探索网络金融与自贸区企业深入融合、共赢发展的合作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中行办理上海自贸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后首笔个人业务
3月1日,中国银行为一名自贸区内就业的居民成功办理了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后的首笔个人小额外币存款业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通知》,3月1日起,自贸区内个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区内居民外币存款利率自主定价。这项政策的推出,对金融机构培育并提高外币存款自主定价能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合理确定外币存款利率,强化财务硬约束,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中国银行还办理了首笔自贸区个人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协助客户汇款至香港。
随着中国(上海)自贸区各类政策的落地,中国银行将积极探索个人金融业务创新,不断丰富个人业务品种,进一步发挥海内外一体化优势,为个人客户提供更高效、专业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