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精神写“第一”
发表时间:2016-06-01
李静是东浩国际商务公司总经理助理,也是国际商务部经理。作为领军人物的李静,在工作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倾注了大量心血,注意培养新人,带动大家共同奋斗,赢得了员工的交口称赞。她所领导的团队,连年取得骄人的成绩,位居公司创利金牌榜首。
一、人微任重,科技馆小试牛刀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初出茅庐的李静同样也不怕压重担。当年,李静刚到东浩国际商务公司,即和当时的部门经理一起承担了科技馆二期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招标及展区大型设备进口任务。作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当时的科技馆胡学增馆长几乎将上海滩上相关建设行业的精英都招致麾下,李静至今还记得,在近五十人参加的项目动员大会上,东浩国际商务公司是唯一涉外业务单位,她自己更是与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员,当时还被胡馆长隔空遥指:“干工程很苦,小姑娘侬勿要哭!”为了这一句话,李静和她的部门经理,一少一老,全身心投入了这项工作中。双休日,他们在反复校对招标文件的翻译稿,字斟句酌,以免贻笑大方,有损业主国际形象;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后,他们仍然在搜索、了解潜在境外投标商和供应商的信息,争取给业主提供最完整的资讯;特别是2005年的国庆节前夕,为了保证部分展区在国庆长假中顺利开展,迎接翘首以盼的小朋友们的到来,李静亲自到外高桥保税区提取设备,跟车押送到科技馆。由于长达六、七页的货物清单及描述是全英文的,李静主动留在现场,配合工程部的人员完成货物的清点及吊装工作,直到深夜十点多才离开。
正是这股不服输、不怕压的蛮劲,在科技馆项目中,李静小试了一把牛刀,让原来当众下了军令状的胡馆长刮目相看,记住了这名小女兵。直到5年后的科技馆展区改造工程,科技馆的领导还点名让东浩国际商务公司的原班人马参与项目,提供涉外服务。
二、以小搏大,赢取优质客户
在工作中,李静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说“不以事小而不为”。对于每一个新客户,尤其是有潜力的优质客户,不管开始合作的项目有多不起眼,她都很关注,认真处理每一个环节,争取在第一次握手中赢得下一个机会。
2005年,她第一次接触上海文化广场项目。那是由上海市规划局组织的一次规模不大的方案比选,前来投标的美国BBB公司指定上海东浩商务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其外贸代理,承担其外汇支付工作。合同金额很小,但李静和她带领的团队以领先于其他外贸代理公司(由竞标的其他境外设计单位指定)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任务。第一次亮相,赢得了项目业主——上海文化广场有限公司的赞赏和继续合作的机会。接下来的3年时间内,该业主又陆续将建筑设计引进、舞台机械设备进口等项目交给李静所带领的团队操作,金额一个比一个大,东浩国际商务也变成了文化广场的独家外贸代理。尤其是舞台机械设备的进口,金额近亿人民币,李静通过专业、完整的前期方案策划,参与业主和外方的全程商务谈判,把握合同每一处细节,在进口商品合理归类、汇率风险有效规避方面为业主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在项目的开幕式上,业主邀请李静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点名表扬了东浩国际商务的高效高质服务,促使项目能顺利圆满地完成。
任何一个细微的机会,背后都可能蕴藏着一连串大的商机。只有把小事做到尽善尽美,才有可能获得优质客户的垂青,得到更大的合作机会。这一点,李静看到了,也做到了。
三、真诚,破解别墅难题
抓住机遇不断开拓业务是李静的专业精神。她为了扩展业务领域,以新的思路、顽强的毅力在困境中努力寻找每一次机会。
2011年的一天中午,部门同事都在各自忙碌着,还没顾得上吃午饭的部门经理李静接到金桥地区某别墅项目业主来电,要求外方设计师再来作一次计划外的方案汇报。此时的意大利设计团队在经过前期合作中已感到和业主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和隔阂,对这个项目已经没有信心,因此在电话中直接表示不愿再次来华,也委婉表达了中止和中国业主合作的想法,并希望李静能妥善协调。
这可给李静出了难题。项目设计时间确实已经很久了,不仅外方遵循中国业主的“游戏规则”承担了超过招标文件要求之外的一轮又一轮方案调整,东浩国际商务公司也在前期为外方提供了诸多免费服务,旨在鼓舞外方士气、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面对外方的犹豫和想半途而废的念头,李静分析,外方的不快感觉主要缘于他们对中国国情的不太了解。金桥高档别墅项目是业主在该区域的收官之作,如果外方决意不来,可能会导致项目临时搁浅,甚至之后只能另起炉灶,这其实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基于对双方起因于文化差异而产生隔阂的判断,以及对业主方工作目标、项目进度和外方设计能力、工作热情的清楚了解,李静果断决定自掏腰包订购机票,热情邀请外方设计师来沪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并精心组织了和业主开诚布公的交流。不出所料,此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双方经过沟通,外方的抵触情绪和顾虑打消了,拿出了全套精心优化后的方案,业主也更充分了解了整体设计方案的精致与独到,双方的合作仿佛添加了“润滑剂”,在愉快友好的气氛中,将“缘分”进行到底。东浩国际商务公司承担了项目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工作。业主和外方都称赞,东浩国际商务公司是中外经贸交流中可靠、便捷的桥梁,值得信任。
四、专业,技惊青草沙
李静的不懈努力为公司赢得了信誉。除了出色完成技术进出口业务外,她还积极将咨询业务范围拓展到项目管理咨询、投融资咨询等新的领域。李静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扩大视野,把目光看得更长远。技术进出口业务更多的是偏重程序和服务,东浩国际商务公司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更具竞争力和含金量的商务咨询服务,而咨询服务需要的更多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如果说金桥项目体现了高效,那么青草沙项目则更体现了她的专业。在青草沙中央绿地集装箱式接待楼项目中,李静作为项目管理方组建了由境外设计师、国内造价工程师组成的项目团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从可行性研究方案的编制,到设计方案的创作,李静步步紧跟,边学习边消化。而正是这种专业精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某次,项目业主临时应上级集团领导要求,让设计师再做一下方案的演示说明,而这时主创设计师却不在国内。凭着之前与设计师比较充分的交流、沟通以及自己对设计环节、意图的充分了解,李静临机处置,带着她的团队成员,代替设计师进行了一场准确、明了的讲解演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让业主十分惊讶,感叹东浩国际商务公司的年轻人有如此专业的功底。
五、长沙,奋不顾身的拼抢
高效专业是技能,奋力拼抢体现的是精神。李静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上海文化广场的设计技术引进和舞台设备进口,在验收仪式上与外省市来观摩的文化事业建设单位交流时,无意中得知湖南长沙正在启动新城区的文化中心项目,投资规模比上海文化广场还大。李静心想,必须抓住机会参与这个项目。她当场找来了上海文化广场的业主领导和境外供应商的高层,以亲身拉票的形式获得了长沙业主的基本信任。当新的潜在客户提出让李静近期针对新项目做好方案策划并安排相关人员汇报的要求时,为了争取时间,她立刻做出亲自前往长沙争取这个项目的决定。而这时,李静有八个月的身孕,肚子隆起,按民航规定,连飞机都不能上,只能坐火车去。周围同事见她不顾个人得失,都担心拖着这么沉的身体又累又不安全,为她捏了一把汗,纷纷劝她不要如此的拼命。想不到李静反而安慰大家,说自己心里有数,没事。就这样,会面的3天后,她带着完整的策划方案和另一位同事赶着上路了。
他们的这次长沙之行,对于没有任何操作国际项目经验的长沙新区管委会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层层领导听了我方的一场场演讲、介绍后,一方面为上海东浩国际商务公司的专业水平所折服,另一方面更被李静那种敬业精神所感动,从总体规划设计技术引进开始,他们与李静达成了合作。
六、云南,拓展酒店管理咨询
涉外酒店管理咨询,是李静所在团队的传统业务,也是领先于其他外贸代理单位的特色咨询。在这一类业务中,东浩国际商务除了为业主提供外汇支付、涉外税金的代扣代缴等外贸服务,更侧重于充当业主的代表,与境外酒店管理公司就管理合同的主要条款进行合同谈判,充分维护业主方利益。
2012年,李静通过上海华美达酒店财务总监推荐,与云南西双版纳一家酒店建设单位的财务总监取得联系。这家建设单位准备为新造好的酒店聘请境外酒店管理公司,主要希望李静能在将来提供外汇支付的服务。因为素不了解,对方在电话中邀请李静携带相关公司资质文件来云南与其领导见面交流。出发之前,李静充分考虑到了潜在谈判业务的可能,在会谈思路、案例提供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果然,三言两语一交流,李静得知从无涉外经验的业主现在的确在为如何与外方开展合同谈判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更广范围的合作一拍即合,李静也开拓了第一个外省市的酒店管理涉外咨询项目。
在李静的努力下,上海东浩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的国际技术贸易服务项目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步由单一的或政策经营的服务模式转移到完全的市场经营模式中,也逐步在实现服务贸易的转型与创新。她不愧是公司的领军人物!